线段树
前言
什么是线段树
线段树,是一种二叉搜索树。它将一段区间划分为若干单位区间,每一个节点都储存着一个区间。它功能强大,支持区间求和,区间最大值,区间修改,单点修改等操作。
线段树的思想和分治思想很相像。
线段树的每一个节点都储存着一段区间[L…R]的信息,其中叶子节点L=R。它的大致思想是:将一段大区间平均地划分成2个小区间,每一个小区间都再平均分成2个更小区间……以此类推,直到每一个区间的L等于R(这样这个区间仅包含一个节点的信息,无法被划分)。通过对这些区间进行修改、查询,来实现对大区间的修改、查询。
这样一来,每一次修改、查询的时间复杂度都只为O(logN),而空间复杂度一般开4N。
但是,可以用线段树维护的问题必须满足区间加法,否则是不可能将大问题划分成子问题来解决的。
证明:空间复杂度开4N
假设:N=2h
那么layer[0] = 20,layer[1] = 21+……+layer[h] = 2h
Sum = 20+21+22+……+2h = = 2*2h-1 = 2N-1
但是这只是特殊情况,大多数情况 N = 2h+M (M<2h)
所有:2h < N < 2h+1 那么 2*2h-1 < Sum < 2*2h+1-1
那我们就取大的,开2*2h+1-1 = 4*2h-1 < 4N
什么是区间加法
一个问题满足区间加法,仅当对于区间[L,R]的问题的答案可以由[L,M]和[M+1,R]的答案合并得到。经典的区间加法问题有:
满足区间加法的例子:
1,区间和 总区间和 = 左区间和+右区间和
2,最大公因数 总GCD = GCD(左区间GCD,右区间GCD)
3,最大值 总最大值 = MAX(左区间MAX,右区间MAX)
不满足区间加法的例子:
1,区间众数 总区间总数无法根据左右区间总数求出来
2,最长递增序列长度 总区间最长递增长度无法直接由左右区间最长递增长度相加而得
线段树的原理及实现
注意:如果我没有特别申明的话,这里的询问全部都是区间求和
线段树主要是把一段大区间平均地划分成两段小区间进行维护,再用小区间的值来更新大区间。这样既能保证正确性,又能使时间保持在log级别(因为这棵线段树是平衡的)。也就是说,一个[L…R]的区间会被划分成[L…(L+R)/2]和[(L+R)/2+1…R]这两个小区间进行维护,直到L=R。
下图就是一棵[1, 5]的线段树的分解过程(相同颜色的节点在同一层)
可以发现,这棵线段树的最大深度不超过[log2(n−1)]+2(其中[x]表示对x进行下取整)
a.储存方式
通常用的都是堆式储存法,即编号为n的节点的左儿子编号为n∗2,右儿子编号为n∗2+1,父节点编号为n/2用位运算优化一下,以上的节点编号就变成:
左儿子:n << 1 右儿子:n << 1|1 父节点:n >> 1
通常,每一个线段树上的节点储存的都是这几个变量:区间左边界,区间右边界,区间的答案(这里为区间元素之和)和懒惰标记
下面是线段树的定义:
const int maxh = 4*N; struct node { int l; //左边界 int r; // 右边界 int val, lazy; //节点所维护的区间[l, r]的权值, 懒惰标记 }tree[maxh];//N为总节点数 int val[maxh]; //原数组
b.初始化
常见的做法是遍历整棵线段树,给每一个节点赋值,注意要递归到线段树的叶节点才结束。
void pushup(int n) { t[n].val = t[2*n].val+t[2*n+1].val; //总区间和 = 左区间和+右区间和 } void build(int n,int l,int r) { t[n].l = l; //记录维护的原数组的左端点 t[n].r = r; //记录维护的右端点 t[n].lazy = 0; //标记下懒惰数组 if(l==r){ //l==r,表示叶子节点, t[n].val = val[l]; //因为l==r,那么这个节点维护的值就是原数组val[l]的值 return; } int mid = (l+r)>>1; build(n*2,l,mid); //递归建左子树 build(n*2+1,mid+1,r); //递归建右子树 pushup(n); //求该点的权值 }
c.单点修改
时间复杂度:O(log2(N))
线段树的高度接近log2(N):所以更新经过的节点数接近log2(N)
当我们要把下标为idx的元素修改(加减乘除、赋值运算等),这里我们加上一个值C,可以递归向下找到叶结点,再向上更新,左节点维护的范围是[l, mid],右节点维护的范围是[mid+1, r]。
如果:idx<=mid,那么val[idx]就由左节点维护,所有走左节点
如果:mid 最后直到l==r的时候找到叶子节点,这个节点维护的范围就是[idx, idx]即val[idx]这个元素 修改这个叶子节点的权值,最后回溯向上修改沿途的节点权值 模拟更新[2, 5],从n=1开始 第一轮:节点2:[1, 3]与待更新范围有交集要走,节点3:[4, 5]与待更新范围有交集要走 第二轮:节点4:[1, 2]有交集要走,节点5:[3, 3]有交集要走,节点[4, 5]被更新范围包括直接更新,lazy+=1不向下走。 第三轮:节点1:[1, 1]没有交集排除,节点9:[2, 2]被包括更新,节点3:[3, 3]被包括更新 结束! 时间复杂度:O(log2N) 定理:n>=3时,一个[1,n]的线段树可以将[1,n]的任意子区间[L,R]分解为不超过2|log2(N-1)| 向下取整子区间。 待更新区间为[L, R],左节点维护的区间[l, mid], 右节点维护的区间[mid+1, r] L<=mid,左节点维护[l, mid]与[L, R]有交集要走 mid 如果[l, r]被[L, R],直接更新,更新一下lazy标记,不往下走 递归进行直到更新结束 这里就要引入一样新的神奇的东西——懒惰标记! 懒惰标记 标记的含义:本区间已经被更新过了,但是子区间却没有被更新过,但是子结点暂时不更新,使用到时再更新,懒惰标记用于记录更新的信息(如果区间求和只用记录加了多少,而区间加减乘除等多种操作的问题则要记录进行的是哪一种操作,可能记录的信息会复杂一些) 这里再引入两个很重要的东西:相对标记和绝对标记。 相对标记&绝对标记 相对标记指的是可以共存的标记,且打标记的顺序与答案无关,即标记可以叠加。 比如说给一段区间中的所有数字都+a,我们就可以把标记叠加一下,比如上一次打了一个+1的标记,这一次要给这一段区间+2,那么就把+1的标记变成+3。 绝对标记是指不可以共存的标记,每一次都要先把标记下传,再给当前节点打上新的标记。这些标记不能改变次序,否则会出错。 比如说给一段区间的数字重新赋值,或是给一段区间进行多种操作。 有了懒惰标记这种神奇的东西,我们区间修改时就可以偷一下懒,先修改当前节点,然后直接把修改信息挂在节点上就可以了! 如下面这棵线段树,当我们要修改区间[1…4],将元素赋值为1时,我们可以先找到所有的整个区间都要被修改的节点,显然是储存区间[1…3]和[4…4]的这两个节点。我们就可以先把[1…3]的sum改为3((3−1+1)∗1=3,把[4…4]的sum改1((1−1+1)∗1=1 然后给它们打上值为1的懒惰标记,然后就可以了。 比如下面这颗线段树,当我们修改[1, 4]区间都+1时我们先找到要修改的节点,就是t[2]和t[6],之后修改权值,打上标记 t[2]={ t[6] = { l = 1; l = 4; r = 3; r = 4; val = 9; val = 5; lazy = 1; lazy = 1; } } 这样一来,我们每一次修改区间时只要找到目标区间就可以了,不用再向下递归到叶节点。 下面是区间[L, R]+C的代码 和区间修改一样的道理,这里是直接返回结果,区间修改是修改权值 模板: https://vjudge.net/problem/HDU-1166 单点更新+区间查询 Input 第一行一个整数T,表示有T组数据。 Output 对第i组数据,首先输出“Case i:”和回车, https://vjudge.net/problem/HDU-1754 Input 多组测试,EOF结束 第一行,有两个正整数 N 和 M ( 0 Output 对于每一次询问操作,在一行里面输出最高成绩。 https://vjudge.net/problem/HDU-1698 Input 题目有多组输入: 第一行输入一个整数T,表示数据组数 对于每组输入: 第一行整数N:绳子有多少段,而默认每段绳子价值为1 第二行整数Q:表示更新操作的次数 接下来Q行每行输入:X Y Z:表示将[X, Y]段变为价值Z Output 输出绳子的总价值 void updateOne(int n,int idx,int C)
{ int l = t[n].l;//左端点 int r = t[n].r;//右端点 if(l==r) //l==r,到了叶子节点
{ t[n].val += C; //更新权值 return; } int mid = (l+r)>>1; if(idx<=mid) //val[idx]由左节点维护 updateOne(n*2,idx,C); else //val[idx]由右节点维护 updateOne(n*2+1,idx,C); pushup(n); //向上更新
}
d.区间修改
void pushdown(int n)
{ int l = t[n].l; int r = t[n].r; if(l==r)//叶子节点没有子结点 return; if(t[n].lazy)//懒惰标记不为0才能向下更新
{ int mid = (l+r)/2; t[2*n].val += t[n].lazy*(mid-l+1);//更新左节点权值 t[2*n+1].val += t[n].lazy*(r-mid);//更新右节点权值 t[2*n].lazy += t[n].lazy; //更新左节点标记 t[2*n+1].lazy += t[n].lazy; //更新右节点标记 t[n].lazy = 0; //清除标记
}
}
void updateRange(int n,int L,int R,int C)
{ int l = t[n].l; int r = t[n].r; if(L<=l && r<=R) //待更新区间为[L, R],而[l, r]是[L, R]的子集所以更新
{ t[n].val += (r-l+1)*C; //更新权值 t[n].lazy += C; //更新标记 return; } pushdown(n); //向下更新 int mid = (l+r)>>1; if(L<=mid) //左节点维护的区间与[L, R]有交集 updateRange(2*n,L,R,C); if(R>mid) //右节点维护的区间与[L, R]有交集 updateRange(2*n+1,L,R,C); pushup(n); //向上更新
}
e.区间查询
int query(int n,int L,int R)
{ int l = t[n].l; int r = t[n].r; if(L<=l && r<=R) //被包括直接返回 return t[n].val; pushdown(n); //向下更新 int ans = 0; //保持答案 int mid = (l+r)>>1; if(L<=mid) //查询区间与左节点维护区间有交集 ans += query(2*n,L,R);//加上左节点交集区间的答案 if(R>mid) ans += query(2*n+1,L,R);//加上右节点交集区间的答案 return ans;
}
#include
例题
HDU1166
每组数据第一行一个正整数N(N<=50000),表示敌人有N个工兵营地,接下来有N个正整数,第i个正整数ai代表第i个工兵营地里开始时有ai个人(1<=ai<=50)。
接下来每行有一条命令,命令有4种形式:
(1) Add i j,i和j为正整数,表示第i个营地增加j个人(j不超过30)
(2)Sub i j ,i和j为正整数,表示第i个营地减少j个人(j不超过30);
(3)Query i j ,i和j为正整数,i<=j,表示询问第i到第j个营地的总人数;
(4)End 表示结束,这条命令在每组数据最后出现;
每组数据最多有40000条命令
对于每个Query询问,输出一个整数并回车,表示询问的段中的总人数,这个数保持在int以内。#include
HDU1754
第二行包含N个整数,代表这N个学生的初始成绩,其中第i个数代表ID为i的学生的成绩。
接下来有M行。每一行有一个字符 C (只取'Q'或'U') ,和两个正整数A,B。
当C为'Q'的时候,表示这是一条询问操作,它询问ID从A到B(包括A,B)的学生当中,成绩最高的是多少。
当C为'U'的时候,表示这是一条更新操作,要求把ID为A的学生的成绩更改为B。 #include
HDU1698
#include